掌上梅州讯 7月21日至31日,由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李云担任指导老师,来自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3所985高校的5名学生组成的“千村万象调研队”,深入兴宁市新圩镇寨塘村、茶星村、新北村等代表村,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调研新圩镇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创新做法与成效。
兴宁市新圩镇土地连片流转、规模化经营初见成效,呈现良田连片、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乡村画卷。
采访新圩镇副镇长陈远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负责人)。
在新圩镇人民政府,调研队与副镇长陈远辉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陈远辉详细介绍了新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整体情况。作为2024年梅州市“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比学打擂” 镇(街)梯队排名第一的新圩镇,通过整合零散土地、荒田再利用、因地制宜种植,在保证粮食作物指标的前提下,提高了经济效益,助力村民增收。为破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最难的资金问题,新圩镇坚持在服务上做好工作,下足功夫,从“保姆式”的服务,到“母亲式”的服务,让资金引得进,留得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有信心,让村民放心。
采访寨塘村党支部书记陈浩辉。
调研队深入田间地头。
寨塘村莲子种植基地迎来收获季节。
在前往首个实地考察点——寨塘村莲子种植基地的路上,连片的荷塘一片欣欣向荣,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赏心悦目。寨塘村党支部书记陈浩辉介绍道,土地整治后,村里成功引进莲子种植产业,带动了村民增收。参与了湘莲子种植的村民张女士激动地说,土地整治让她们的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能在家门口获得收入,荒田变成了美丽的荷塘,生活也更有盼头了。荷塘的区域承包商姜师傅接受调研组采访时表示,自己是今年才承包下这片土地的,尽管前期投入大,但随着今年第二批莲子收割,有望实现转本盈利了。
采访茶星村党支部书记刘伟平。
在茶星村南药种植基地,调研队认真观察广藿香叶片的形态特征。
在茶星村南药种植基地,广藿香的气息愈发浓郁,负责收割的村民在田间劳作。调研队在田间地头采访到村党支部书记刘伟平,了解广藿香产业的发展情况。据介绍,为了保障广藿香生产,茶星村优先做好田边周围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土地整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广藿香种植不仅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链。
采访新北村党支部书记彭思威。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西瓜大棚整齐排列在新圩镇新北村的土地上。
在新北村,村党支部书记彭思威介绍道,村里在尊重村民意愿保留自耕地的前提下,利用整治后的成片土地发展西瓜,莲藕产业。这里种植的西瓜主要是反季节西瓜,农历八月左右种植,春节前后销往哈尔滨等北方省份,比普通西瓜更有市场竞争力,利润更高。同时,在招商引资时优先保证企业雇用本村村民参与,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收入,实现了双赢。
据介绍,此次调研活动让师生们深入了解新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经验,看到了土地整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团队负责人陈俊威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投身“百千万工程”社会调研,既是响应时代号召的主动担当,更是让青春扎根大地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将进一步把新圩镇的经验进行浓缩精炼,让更多地区了解到新圩镇的成功做法,探讨新时代三农产业正确发展、有效规划与高质量推进的可行路径。
梅州日报记者:陈思杰
通讯员:钟思婷 钟漪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